职业重塑:四步完成生涯转型(上)

职场转型比创新难,比就业难更多。

如果求职的人是一张白纸,技能不够可以补,思维不足可以学,没有清晰的方向,可以先尝试着,自己的任务就是在众多面试者中杀出重围。

此时自己还年轻,也没有什么沉没成本,一家不行多试试看。自己眼前只有一条路,必须一往无前。

创新之难是无方向性的,谁也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一般交给经验丰富的老手。

虽然难,但还在自己本行业内,一旦失败,顶多就是回到老路,有个保底

转型最难,难在一没有方向,二没有退路

人生格言:经济独立,情绪稳定,精神富足,情感稳定,身心愉悦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一开始求生存,慢慢求认同,而后求发展,再拓展新方向,继而开始创造……这些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

希望一个行业或一个组织给你,基本没戏,所自己也需要转型

所有的职业转型,都从内在的躁动开始,但不一定以转型为终点。

这个阶段,你需要充分体验自己的内心,寻找内在的勇气,用三重盘点看职业世界,探索自己还能做什么。

探索完成后,你也许会学习某项技能,更新你的职业能力

Position(定位)。

如果说探索是打开更多可能,定位则是在这些选择中,做出更少和更好的选择。这个时候需要回归内心——我对什么真正感兴趣?

我坚定地追求什么价值?我的优势是什么,哪些可能迁移到新的领域?我的卖点是什么

如何用一句话告诉自己的价值?定位是内在和外在的不断交汇,一个个工具梳理下来,自己逐渐在新的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Integrate(融合)

首先是创造自己的最小成就,让自己迅速地拿出阶段性成果;然后是升级圈子,让更多人知道并认同你,成为同盟;

自己要争当做教练,成为导师,而非学员

接着是总结和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过去下意识做过的事情总结下来,传播出去,也创造更多的机会

最后,等站稳脚跟,再生出触角,做个斜杠(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体验这个领域的更多可能。

Certain(升级)。

通过转型这一路走来,对自己,对行业,有了某种程度的“确认”

从打工人到自雇者,甚至是成为自己的CEO的视野升级。

不是认命,而是认识了自己的命

更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资源、追求、节奏、社交风格、生态位,你眼中既有自己,又有整个职业通路,既有小我,也有大我。

你开始思考“为什么工作”这样的命题,你开始自己把握“我该为谁,如何工作”,你甚至会对自己说“如果我的人生是一个作品,我该创作成什么样”。

这个阶段你也上班,你也创新,但却不再为了KPI,为了社会资源,而是为你心中的美好作品。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终身转型,做时代的追光者

终身转型,时刻保持对时代信息,行业趋势的敏锐,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未知的空白区域,从而激发自己不断学习升级,做时代的追光者而不是被抛弃者。

时代的光,环境需要;内心的光能量来源。寻着内心的光,找时代给与的发光发热的机会

单纯的时间维度并不能简单地衡量转型的进度。

转型这条路上无论是过早放弃、错误地坚持,还是“卡”在途中,都源自找不到破解问题的底层逻辑,于是很多人陷入这些至关重要的人生难题中,不停地原地打转,无法突破。

EPIC模型,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Explore(探索)、Position(定位)、Integrate(融合)、Certain(升级)。

探索。在他们起心动念想要转变时,他们会打开自己,寻求外界帮助来进行高效的探索,以此判断自己遇到的问题能否通过转型解决,及当前阶段是否适合转型。

定位。当他们决定要转型时,一方面他们会向内探索并明确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向外寻找职业信息、对标榜样人物,以减少盲目试错,找到最佳匹配点。

融合。一旦转型到新领域,一方面他们要积极融入新圈子,让自己产生职业身份认同;

另一方面还要挖掘自身独特优势,从而在新圈子里展现自己,获得更多机会

升级。升级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需要确定性,很多转型的人就是因为面临发展的不确定,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了掌控感,所以如果度过了前面几步就会进入一种内心踏实、安定的状态

一个人一旦拥有这种确定感也就预示着下一次“升级之旅”的开启,所以他要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势能以及打造个人品牌。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平凡生活中的英雄,都值得用一生去走出属于自己史诗般的“英雄之旅

职业转型”这件事背后的人的内在成长过程

“转型能力”,是当前职场发展职场人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在快速变化的过程中,一步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

“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达成这个定义的成功,必定要在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需要呈现与角色相当的能力

如何在前行过程中,逐步实现预期。此过程中,“转型能力”至关重要。

金字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们找工作时能一眼看到的东西,

金字塔的第二层次是能力、动机、价值观,这些要素相比起头衔等外在条件是我们相对内控的要素,这些要素通常不会因为换一份工作或岗位而变化。

对职业选择的思考到了这一层,关注点不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开始从能力优势和长远价值交换的维度看待职业决策

这一层的人会考虑“我最擅长做什么?”“这个行业未来2~3年的趋势是什么?”“我想要在这家公司实现什么价值?”等问题

金字塔的第三层次是我们对于人生追求和世界的看法,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的理由,它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和人生的意义

一个人摆脱了传统世俗的价值束缚,而是基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驱动去选择职业,就到达了这一层

如果一个人是被做事的热情驱动,想去挑战新领域和新工作,就要抓住机会去尝试和探索,然后在结果的反馈中一步步推进

二 动机6问,帮你避免盲目转型

  1. 我有哪些内心想尝试,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
  2. 你周围的人经常向你请教什么问题,其中你对什么话题最感兴趣/最兴奋/最有成就感?
  3. 当我获得我想要的,我会给社会、公司、家庭带去什么样的影响?
    在顾虑和担忧什么?能短期克服还是要长期积累?
  4. 为了帮助自己建立一个支持、问责的环境,有谁可以成为我的支持者、帮助者?
  5. 我可以做的一个最小的行动是什么?

三 什么人不适合转型

第一类是在转型中寻求绝对安全,思维僵化。

他们会期待下定决心后,通过一次转型就改变之前所有的事情,对于这类人我通常都不太鼓励去转型。

因为真正的转型首先要做的事很可能是试错,我们换到一个新的行业或职业,会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可以用小范围、低成本的方式去尝试新行业的工作,但即便如此也有可能面临反复。

第二类是心态上太急,想要一步到位。

心态上操之过急的人通常是把转型当作简单的跳槽、换工作,但真正的转型本质上是一个自我身份转变和认同的过程,是一个人职业身份重新塑造、阐释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通过短暂外表变化就能实现的

如果一个人抱着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转型成功的心态,很可能在遇到挑战时就会自我怀疑和否定,甚至半途而废。所以决定转型的人要调整好自己的心

告诉自己转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从起心动念到进入新的岗位重新开始,需要逐步调整和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要有足够的耐心。
变化的时代,不断折腾和前进才是最大的稳定。

转型”不是中年人的特权,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探索时,就可能产生职业方向改变的需求

真正决定我们能从事什么事业的,不应该局限于我们当下的现状或者我们有什么资源,而是要去探索自己内在的热情,并且真正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始去做。

误解3:外在职业变化可以让自己突破职业瓶颈。

职业转型的本质:重新塑造职业身份、实现内在转变的过程

不会局限于自己已有的资源和能力决定下一步做什么,而是会向着那些能极大丰富和完善自己,能提升自己内在能量的方向和领域出发,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迎接更多挑战

在今天这样一个数字化时代,职业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它更是我们获得认可和承载人生意义的载体

在“转型”和“折腾”的背后是一个人不断学习、不断突破,以及不断调整自己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的体现。

对于每一个渴望在人生不同阶段活出精彩的人来说,当原有的工作不再具有挑战性或乐趣时,他就会开始思考转变。

需要修炼核心竞争力,去跟更多的人群或价值产生连接和互助,为获得更大的自主性做好准备。

我们要打开自己,连接更为丰富的资源,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拓展生命更多可能性,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个终身学习和成长的人,生命状态正是以一种交替变化的方式向前推进:稳定、变化、稳定、变化……最终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不断成长的形态

在个体崛起的时代,这种突破线性的发展模式、追求螺旋式上升的职业发展路径,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样的人才也恰恰是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人才。

在未来的职业中,如果你不是科研型人才,就不用去死磕那些高精尖的技术

而是看看你能在哪些场景中挖掘人们的痛点,然后再创造性地依托于现有技术去改善现有流程、提升客户体验,这是大部分职场人在未来取胜的关键。

  1. 增加自己在课程开发方面的积累和技能。
  2. 利用知识社交,共创联盟相通领域的讲师圈子,组成梯队,扩大影响
  3. 学习和认证教练、引导师的技术,增强职业技能里与“人”互动的比例,增加职业技能壁垒。

过去我们追求稳定和确定性,现在我们需要适应不确定性,在不确定中看到趋势和机会

现在我们需要主动规划甚至创造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过去我们羡慕年少成名的“成功”,现在我们要定义自己的“成功”,去追求内心坚定的“幸福”。

越是浮躁的时代,越需要专注的行动

  1. 探索阶段的认知误区

不清楚自己转型的内在动机和最终目标,只是利用转型逃避当前问题
转型不是换个地方打工,而是一场“企业家精神”的修行。

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充分调动自己和身边的资,整合机会,不断保持学习精进的劲头,扩大影响力,活出最好的自己

如何从敢想到敢做

勇气可以被训练,两个方法让你获得突破的勇气

转行并非换个工作那么简单,本质上它是一个自我身份转变和认同的过程,是一个职业身份重新塑造、重新阐释的过程

转型在本质上就是转变,我们很难通过一份工作或者头衔的变化,就实现内心的转变和自我的再定义。

真正的转变过程是一段“航程”,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旅行 转型在本质上就是转变,我们很难通过一份工作或者头衔的变化,就实现内心的转变和自我的再定义

我们需要在行动中去探索我们的兴趣、优势能力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和使命,这个过程充满了反复、曲折和变化,就像是通过一条幽暗的隧道,看不到周边和尽头,你会内心恐惧,甚至还会徘徊;

你需要更新对于事情和自我的看法,不断探索、行动、反思,才能真正下定决心和过去告别,摆脱内在的旧有模式,开启新的模式,而下定决心的过程就是激发勇气的过程。

真正的勇气是一种可习得的思维技巧

当我们心有恐惧时,我们依然可以用理性的思考去决策和采取行动,而且越是学会在不畏恐惧的情形下行动,越能展现人类理性思考的伟大之处。

只有持续输出才能获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只有不断打磨产品才能获得真实的安全感。

遇到从来没有做过且会有些挑战的事情,行动起来就有反馈和思路。

甜甜圈”指的是两个一大一小的同心圆:中间是核心部分,代表必须做的事情,是规定动作;包围着核心的外圈,代表可以去尝试的事情,是自选动作。

外圈部分是属于个人的自由空间,这片空间让我们有机会在职责之外去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去追求梦想、使命和自我实现。

生活在传统社会的人核心大、外圈小,更安于现状,几乎没有发挥个性的空间;

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则拼命想扩大外圈,实现个体自由,但同时还是要承担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角色,导致内外不能兼顾,陷入了内心的冲突和纠结。

列出你人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有哪些内心想尝试,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

什么原因让你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你要怎么做才能突破这些障碍?

如果你突破了这些障碍,会有什么结果?

此刻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你追求自己的热爱?

如果你竭尽全力去做让你充满热情的事情,哪些道路是你目前可选择的?

如果不顾一切的话,你最想做什么?

第二步,在你想做但从来没有做过的选修课里选择一件事,设定一个目标,从最小的目标行动起来。

给自己找到一个角色,在角色下主动去做事。

很多时候当你想要突破一件事情时,不妨给自己赋予一个角色,这个角色会让你进入新的场域,增加突破的勇气和行动的动力。

给自己找一个成长社群,在相互陪伴的行动中形成自己的行动习惯,然后去推动转变发生。开始行动才能为自己找到突破和改变的勇气。

真正的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我们能用行动判断出什么是比躲避恐惧更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是否值得我们放下一切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恐惧,收获新的人生。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如果我们在职业发展初期缺乏充分的、有效的探索,到了职场中期或中后期就有很大概率会出现被动的局面

职业转型,就是一次很好的能倒逼我们进行系统性探索的过程。

在探索阶段,最为关键的是找到职业转型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最佳交汇点。

探索阶段的第一步是打破思维当中的禁锢,保持开放性,多去了解和见识,主动创造人生选项。

所谓的存量,是基于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对当前所知职业的了解进行一个系统的盘点和激活。

生涯四看”模型来自于职业锚的锥形理论,是从四个不同的维度对一个人的发展方向进行动态思考的工具。

所谓四看,分别是指:向上看、向内看、左右看和向外看。

用这个工具对发展方向进行扫描检视,有助于转型者从现状出发,充分盘点各种可能性,尽量避免遗漏

第一看是“向上看”。向上看的发展路径意味着在企业里往更高的职位和级别走,比如从专员、到经理、到总监、再到副总,进入核心管理层。

大部分公司的高管走的基本都是这个方向,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传统的发展路径,也是绝大部分职场人一提到发展就会自然联想到的路径。

第二看是“向内看”。向内看的发展路径意味着在原有领域往深了走,成为专家型人才。

向内看的发展路径越往后自由度越高,但是专业路径的选择需要考验我们对这件事情本身的热爱程度,以及是否能坐得住,耐得住前期的寂寞和孤独。

第三看是“左右看”。左右看的发路径通常指在不同岗位上变换,做出这个方向选择的人,往往更希望体验的是不同职业的精彩带来的成就和满足

第四看是“向外看”。选择这个方向的职场人发展目标很明确,他们解决了基本的经济需求之后,不太在乎职业内的发展,开始向外发展,

比如很多体制内的人,因为上升通道窄,但岗位稳定福利又好,他们并不想换工作

第一,你现在能做什么职业,从现有的资源和积累延展思考方向和机会。

第二,如果不做现在的职业,我想尝试新的领域是什么,跳出已有范围思考更广范围的机会。

拿人力资源这个职业来举例:

1 用向上和向内的方式列出我能做的方向

向上:HR主管、HR经理、去小公司做HR总监、进入决策层、行政总监、董事、股东。

向内:人力资源某方面专家(劳动争议处理、法规咨询专家,招聘专家,培训专家等)。

2 用左右和向外的方式列出我能做的方向

左右:到其他部门尝试,例如想尝试公司整体运营、销售、市场公关、内训师。

向外:人才分析师、培训师、咨询顾问、教练、职业生涯规划师、自由创业、学习心理咨询、拓展其他爱好,比如有一位HR,他就是从平时关注财经新闻和分析投资产品的爱好出发去拓展新的职业方向

生涯四看”是基于现有的自我认识和职业认知,但开拓增量选项意味着

你要对一些未知的选项保持开放性,主动去接触不同行业、职业的朋友来了解新事物,因为你的理想职业可能

不在你现有的视野中。

有开放的心态,能走出自己旧有的圈子,积极拥抱新事物,敢于尝试。心态没有打开,你就会对很多机会和可能性视而不见;心态打开了,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思考自己如何通过弹性的工作方式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从而创造出自己最理想的职业。

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思考从今天到未来,我们在哪些位置可以创造最大价值或是最大程度降低风险,这是在转型探索阶段的重要内容

主动去了解这些未来趋势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会打碎自己固有的思维闭环,填补和延伸自己的认知结构,保持灵活性和机动性,以开放心态对待新事物。

如果你愿意走出舒适区,接受新的挑战,你会发现很多令自己兴奋的事物。

这个过程中能很好地锻炼我们的适应能力和接受变化的能力。

把你盘点出来的选项进行排列组合,在自然选项之上再次创造出新的选项,能拓宽你的选择

思维当中的“墙”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拆除的。

有什么事情是你很擅长但是再也不想做的?”

周围的环境只会给你提供那些既定事实的选项,而不会主动给你提供新的、未知的选项,职业可能性只能自己主动去探索和开拓。

而理想的工作都是创造出来的,它不是被我们发现的,所以只有当你充分地探索了才能打开新世界,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找到最佳交汇点,在转型探索中做出靠谱选择

找到职业转型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最佳交汇点

关于可行性,指的是我们去打开了解的过程并不是无穷无尽、天马行动的,要设立一些判断标准和条件,结合自己的目标、能力、资源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选择,从而锁定在最佳可能性和最大可行性交汇处的那个选项

通常可以从以下这些问题来展开你的职业访谈:

  1. 您每天的标准工作安排是怎样的?
  2. 这一行业最辉煌的/最有成就感的/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可以让对方列举一些案例、情景或数据)
  3. 这一行业最无奈的/最大挑战的/最无趣的部分是什么?
  4. 想进入这个行业,基本的学历、证书、技能等要求是什么?
  5. 什么样的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最重要的?
  6. 在行业内,先从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做起能学到最多的知识,最有益于发展?
  7. 我个人情况和该领域的匹配度怎样?您建议我做什么准备?您对我改善简历有哪些建议?
  8. 您认为今后三到五年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该公司前景如何?
  9. 据您所知,通过什么样的书籍、网站、专栏、人脉能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领域?

探寻自己理想职业的人可以先跟自己感兴趣的人进行原型对话,对话的问题类似于上面提到的“职业访谈问题清单

锦囊1:心态上转变,以你为主,态度要真诚、活力而坚毅。

锦囊2:多尝试,多探索,必要时请教专业人士。

锦囊3:信息搜索不仅仅是拿回信息,更要把信息传播出去。

做信息搜索和职业访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连接和体验的机会,以便能更好地转型到心仪的方向上去。

知道自己有什么,如何展示给外界,才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最终目的。
给自己设置一个“行动反馈路径”,坚定前行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自己的行动能够获得外界的反馈

从敢想到敢做,实现真正的转变

一份真正理想的工作需要我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我的优势能力和性格特质是什么

2、我在什么平台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

3、我对于工作的预期回报是什么

职业回报=金钱+发展空间+情感

我的优势能力和性格特质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喜欢帮助别人,相比处理实际项目和数据,我更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是思考、洞察、分享、影响等

2 我在什么平台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

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就需要找到能发挥和强化自身优势的平台,包括行业、企业、老板。

选择很重要,但选择后的行动才决定了转型的结果

坚持行动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不断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断行动、沉淀,还需要能直面别人的质疑,坚守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赢得未来。

行动、反思得越多,我越发现,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和统一标准

很多事情,只能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校准。
在成长和行动中,越来越关注于自己是否能变得更好

理解工作的本质,思考和修炼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平台或环境行动起来,才是我们脱离“舒适区”,奔向理想生活的根本,这就是我从敢想到敢做,实现内心转变的秘诀。

记住,美好的回忆是我们用行动创造出来的。

找到对标人物,开启转型行动第一步

学习即连接)。转型,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学习场景,在转型之前探索方向、定位自己的时候

通过这种找到外在榜样并想办法与之连接的方式,能够更加快速和清晰地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做法。

一 你无法成为你不知道的人

在转型前的探索阶段开拓视野非常重要。因为在你现在已知的选项里,可能根本就没有适合你的正确答案。

在探索阶段开拓视野,就是主动给自己创造更多选项,从而增加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

当人处在一种模糊和不确定的探索地带时,是需要被唤醒和激活的。

这种唤醒和激活需要通过外在具象的事件或人物来反射出来,所以我们越是在迷茫困顿的时候,越是需要走出去开拓视野、找寻可能性。

对标管理的内在逻辑是:你面对的问题,一定有其他人解决过。

在职业转型这件事情上,你不需要自己闷头苦想,而是直接出门去找到方案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自己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在你遇到瓶颈的时候,找到一个好的对标人物,远比自己琢磨、去听课更有效。

如何找到并且向你的对标人物学习呢?

  1. 找到对标人物

关于如何找到对标人物,一方面是跟书学,跟书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和这本书背后的聪明头脑和伟大的灵魂交流;另一方面,就是和厉害的人交流。

如何找到并且向你的对标人物学习呢?

我们很多内在的渴望和激情,需要被外界很强大的、具有很高水平的人所唤醒,那些长期吸引你的人,就是你渴望成为的样子,想办法和这些人产生连接

学习对标人物

巴菲特曾说:“找到那些你崇拜和喜欢的人,清晰具体地写出你崇拜和喜欢的理由,然后再找到你厌恶和看不起的人

同样清晰具体地写出你厌恶和看不起的理由,不断重复这个练习,久而久之,你就会和你崇拜的人越来越像,而和厌恶的人越来越远

想让自己真正伟大,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通过感觉和行动,尽可能接近地模仿伟大者。

模仿自己的偶像能让我们跳出局限看待自己,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激发更多的尝试和行动。

找到对标人物之后的持续行动

寻找对标人物不是为了一直模仿别,而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

如何从敢做到做对

第一节 内在支点和外在卖点的交点,才是最佳定位点

在面对职业转型时,因为知道转型要付出高昂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所以很想借助专业视角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或赛道,减少试错成本,不盲目折腾

很多时候我们太习惯于完成任务,做出结果证明给别人看,但很少思考做这件事的目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于我们在做事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和觉察也很少关注

比如:“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我想做什么?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些?”而这些才是对于成长真正重要的问题。

职业不是一场自嗨,在职业方向的选择上,除了要符合我们内在需求、自身特质外,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

满足内在诉求的同时去思考,什么样的用户、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环境能让自己的特质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我能为(我的客户),提供(服务),(带来贡献/影响/价值)。

思考自身卖点还需要跳出自己的定位和品牌关注时代和行业的趋势,从而把自己的能力优势搭在时代发展趋势这条“线”上

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那些能吸引你注意、好奇或者引起你关注的事情

6种常见的职业兴趣类型,分别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并提取了这6种职业兴趣类型的关键词。

1 现实型(R型):技能操作

这个类型的人通常务实、安静,喜欢从事体验感强、动手操作的职业。所以现实型的代表职业有工程师、程序员、机械师、厨子、运动员等

2 研究型(I):思考概念

研究型的人崇尚智慧,喜欢研究和思考抽象的问题,他们喜欢研究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喜欢针对抽象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论。

所以研究型的代表职业有研究人员、科学家、技术研究者等。

3 艺术型(A):自由创造

艺术型的人敏感、富有想象力,喜欢从事创意和表达相关的事情,经常变化、充满新鲜的职业对艺术型的人非常有吸引力。所以艺术型的代表职业有设计师、编辑、作家、音乐家、

按照这两个维度,我们把工作领域分成四种类型:

管理型:喜欢明确量化的指标,以及跟人打交道。

技术型:数据导向,喜欢跟物打交道。

专家型:喜欢跟物打交道,但从事的是理念传播的工作。

服务型:喜欢跟人打交道,同时偏理念型的工作。

职业兴趣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

职业兴趣的获得其实是这样一个循环过程:首先,你感觉某个领域有意思,认为自己能有所作为,想去尝试;然后,你投入时间和精力,提升能力,遇到挑战,获得反馈和价值;

于是,你有了更大的动力继续投入,能力再提升,价值回报更大;最后,你用自己持续的行动和思考慢慢塑造你的兴趣和未来。

当一个人明白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时,就会把人生的有限资源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中,并长期坚持下去。

价值观为我们的人生注入了意义感,而这个意义的实现反过来又带给我们力量、动力和意志;一个没有坚定价值观的人会永远摇摆不定,得不到满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