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梦魇-第十四章-家族纷争

大家好,这里是人人领读,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小说,周三梦魇-第十四章-家族纷争

自从爷爷病榻后,一场关于赡养的纠纷引起了整个家庭的不满。爷爷是二婚,所以自然父亲三兄弟没得说,这是本该应尽的职责。

但爷爷一婚中有两个养子,这年纪上比我父辈都大了很多,本都是年近花甲的人却又徒增一个年迈在病的老父。在刚开始的时候,这是有矛盾纠纷的。几个兄弟商量好,于是照顾爷爷变成了一场周期的替换。一个累赘一样的老父在子女面前显得是如此脆弱,当年那个年轻力壮的爷爷不再健在,一副老态龙钟的躯体等待是无尽的折磨。

我从爷爷眼神里看到的是悲哀,从养子身上看到的是良心的忤逆。这不是亲生的就相隔如此之大,但养育之恩如同反哺乌鸦。

以前在爷爷健在时,一家十几口人如此的亲,但如今兄弟隔阂终究分道扬镳。房子问题变成了导火索,十年之前因为分房子时就积攒下了怨气。亲兄弟,明算账。一旦老爷子去世,各种矛盾纷至沓来。

大养子生性柔和,二养子性格刚烈。在父辈年轻时一般都没什么主意,这大当家的在家,自然说话算数。只是老爷子一病不起,这说话的分量就明显下降了很多。爷爷没生病之前,老是听爷爷说:“哎呦,以后我死后,我不要那养子出山。不孝的东西,当年供你读书,省吃俭用,血都快卖了,家里粮食都供着。现在老了,嫌弃我了。”我总会听到一些不满的声音。不要说他老人家糊涂,但是一丁点的事可是记得。

爷爷卧病之后,二养子明显不满,一方面觉得自从分家后没有讨到一点好处,而另一方面觉得老爷子有私房钱,每年有那么多钱还埋怨每年要给钱等等。总之在赡养问题上一直是喋喋不休,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抵不住村里人的闲言碎语。这是道德上的跃迁,农村人总喜欢捞事,若是不赡养,这非被村里人唾弃不可那么今后还怎么在乡亲们面前抬头。

老人赡养上一直闹得不愉快,直到爷爷去世后不久,这战争的爆发彻底的撕破嘴脸。二养子和叔辈们的关系彻底走入低谷,形同陌路。因为赡养问题埋下的祸根,造成兄弟的不和。亲情的疏离在利益面前,利益胜过了亲情,亲情的温暖在这个卧病在床的老人面前,养子的冷漠比病痛更痛苦。

我在想是什么造就这场亲情的分割,虽非亲兄弟但至少从前一起相互扶持日子总会让人感动。在那个贫寒交饥的年代,一起生活过无米下锅的日子,一起插队干活的日子,这些不足以冰释前嫌吗?

人心的功利,我们家穷,所以在二养子分出去了,日子过好了,这爷爷家里有大有小的,各种冷眼,别说别人,就连是自己的人也竟然瞧不起自家人,这不是一种悲哀吗?能共患难,不能同福享。有句话说的好:“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过于世俗就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同化,若是不世俗你又无法融合这个圈子,社会上总是在利益金钱的面前贪婪,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这些农村人眼里特别的重,爷爷的二养子自然在我们这家族中自然有这种优越感。若是农村人什么亲戚当官,那回家可风光,说话粗气理直气壮。甚至低声下气的为求讨好而刻意去恭迎,这样的例子不少。也许这也是人所在社会阶层永远避免不了的,你接受也罢,不接受也罢。

自古从今,官层阶级的身份你要是平民,你还得向他讨点好处呢,他若是看你不顺眼,踩你一脚你也便难翻身。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有些事情永远也说不清楚,也许你现在看不起别人,那么三十年后也许你就会被别人看不起,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当年朱重八干过乞丐,当过和尚,最后竟然成


了明朝天子,一统天下。三百年后,还不是一样被人家满洲爱新觉罗取缔?


家族纷争闹着家里人都不和气,礼尚往来自然不会有任何交集。现在大家都各顾各的了,谁也不用说为讨好谁谁,这场纷争不知是从此结束还是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像以前一样?我也不知道,估计很可能是不会像从前一样了。

爷爷病逝,生命第一次在我眼前显得如此渺小,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死亡的恐惧在我脑子里瞬间迸发出来,像是有一个恶魔一样吞噬着正向走向死亡的人。

若是从出生到死亡,我们走得是面向死亡的倒计时,我心里难免徒增一丝惶恐。没有人会决定明天不会发生什么意外,突然想起曾经的一个同学,那一年高二,原本离近高三,但是心肌梗塞突然离世,这瞬间给了我们很大的打击,那会还真是一时难以接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那么好的青葱岁月,白发人送黑发人,生命面前如此的脆弱渺小,我们更应该为自身的健康,没有疾病,父母兄弟俱在而倍感幸福。

当真正生命给我们开玩笑的时候,我们真正的很难去想象,也许你连写遗书的机会都没有。在花一样的年华,原本可以塑造得更完美,但世事无常,当我们亲眼见到生命时,是生,还是死?我们决定不了什么,至于明天交给未来,但我们是不是可以使现有的生命更有价值,活得更洒脱,更自然。

农村人很传统,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已经深深的扎进了骨子里面。我经常看到农村隔三岔五的有各种矛盾纠纷,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时常引起婆媳不和,兄弟反目等等。这样的例子不枚胜举,隔壁村年近九旬的周奶奶,他们家儿子四个,女儿三个,这场家庭矛盾酿成了一场悲剧。

体迈多病的周奶奶身体一直不好,以前身体好的时候,小时候,我还见着周奶奶下地干活,插秧,收麦,种地等等,身体硬朗的很。但是一场突发的疾病让这位平日矫健的周奶奶一病不起,全身瘫痪。经医院诊疗突发性高血压,脑部神经淤血致身体下肢瘫痪并且言语能力丧失,说话也明显不清,这突来的病对于她的子女来说是一场噩耗。

老伴先逝,赡养的重担便寄托在子女身上,此时她也不再是昔日的那个曾经健康矫健的老人,剩下了来的是累赘,一个谁也不愿意摊上的累赘。子女协议每个儿子负责赡养一个月,这样看似很好,但还是有人不满意的。大儿子年纪稍大,大哥自然责任重大理应做表率,但是大哥埋怨自己本身身体不好,加上妻子又多病,所以照顾老母亲显然心有余力而不足。二儿子忙着做生意,家里家务都是子女在搭理,根本无暇顾及老母的病情,三儿子身残且未成家,还算孝顺尽职尽责,四儿子上班族整天公务在身,亦是没有时间去照顾老母亲。另外几个女儿按照协议也便爽快答应照顾老母亲的职责。

这样的状况似乎很好,看似子女多而背后谁也想不到这背后的心酸,在依次照顾不久后,矛盾来了。在大儿子家里,老母被安置在一个僻远的茅房里。那里简单的设施,一张床,单薄的被单,几张不知陈旧多少年的棉被,床前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吃饭的破碗,那碗里剩下的菜叶米饭还依稀见着。漆黑的床周围,伸手不见五指,左侧处一扇小小的窗窝藏着珍贵的一丝丝光,运气好,阳光从窗缝钻进来的光也可让老人脸上露出一丝谄笑。大儿媳妇心如铁石,每天这样的饱一顿饿一顿的送牢饭一样,在大儿子家里,那是地狱。

一个月之后,老人满是欢喜,终于离开这地狱般的折磨,当老人被二媳妇接走后,没想到这是比地狱更可怕的折磨,儿媳妇整天对老人谩骂“老不死的,还不死,真是拖累人。”
这人心的冷漠比病痛更痛苦,饱受精神压力的摧残老人坚持到了三儿子那儿

三儿子是个残疾人,老三本身就是个可怜人,老母健在时,兄弟都瞧不起他,纵使是这样,三儿子也便把老母亲照顾得很好。但很可惜,没到四儿子家,老人却是仙逝,这是个悲剧,常人看来儿子这么多,难道老人不能善终吗?

老人离世前只有一个残疾的儿子在身边,老母依偎在儿子面前,刚刚熬好的一碗汤还没有来得及咽下去,老母便已经停止了呼吸。在老人离世的那刻,老母亲环顾四周,残疾的儿子泪流满面,拖着沉重的身子,把母亲扶正,然后说:“妈,你放心的安去吧。”老母亲眼水夺眶而出,嘴角微微颤动,邹巴巴的手试图去擦拭儿子的泪,但老人没有力气了,我们听到她呼吸越来越弱,心跳的震动一点一点的微弱。我在想老人肯定想说:“儿子,我放不下你,你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我一定会保佑你的,你不要责怪你兄长们,你们要团结齐心,这个家我最放心不下就是你啊。老母亲眼里含着泪水,然后牵强的对天笑了笑,就是这样,老母亲走了。”

三儿子泣不成声,还没来得急通知大哥二哥他们,老母亲便走了,在老人去世的一刻,只有一个儿子送终。而其他儿子?在中国古话的那句,养儿防老送终,这是悲剧。而老母亲去世时仍是不念子女好坏,这是拯救一个儿子反思的忏悔药,老母亲的死希望是唤起子女们良心的共鸣。将来他们有一天也会老,将来他们有一天也会生病,但是将来有一天你希望像老母亲一样的遗憾的去世吗?很显然老母亲是有遗憾的,一生劳碌,最终只有一子为其送终,真是悲泣苍凉。

老母亲死后,家人都在为其母做丧事,灵柩前,大媳妇二媳妇哭声一片,鼻涕眼水之类的等等,老母亲生前一张照片挂在灵柩前,黑布照在照片前,醒目的背影,老母亲就躺着棺材里面,一些邻居劝慰大媳妇二媳妇不要太伤心,此时大媳妇二媳妇的哭丧可是表演的可歌可泣,办丧事是一种表演,亲人的离别不是伤痛而是报喜,乡下人说,人老去世是喜事,还得放炮,还得办酒席请大家吃饭,越是体面,就越是风光,儿子能风风光光的把老母亲下葬便是对老母亲的抚慰,同时也是告诉大家老母亲这辈子值了,培养这么一番孝敬的好儿女。

农村人就是这样,言行举止是不一的,在老母亲在世时,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个老母亲所受的罪了,也许这辈子他们欠下的债只能到下辈子才能还得起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我是公众号人人领读的云云,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谢谢一键三连,我们下次再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