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护城河: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优势(上)

人生就像一家公司,要实现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就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打造护城河。如何经营人生有限公司

以终为始,是指做任何决定都可以站在未来看今天,把未来看清楚,今天就不会纠结。

思行合一,是指我们要发现支配自己行为的理念,并将其明确化,具体化,我们每日的生活就是去践行这些理念。

一本书之所以被读者记住,全然在于其中有只言片语提醒了自己,不经意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对这种书感激涕零

就像雷军大学时期读了一本《硅谷之火》,虽然自己在37岁时,就已经财富自由,功成名就,退休躺平了几年,但自己依旧总觉得人生有些缺憾

那就是自己干一家伟大的公司,于是小米诞生了,而到知命之年,又总觉得不干汽车,会被未来淘汰,于是又干了小米汽车,对于奋进的人来说,人生总是实现了一个目标,还有下一个目标

有些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过去的积累和沉淀,过去的某一天,种下了一颗种子,一点一点去实现,后面就是不断施肥,洒水…

如果把自己视为一家公司,则商业思维可以启发我们的人生之路。

如同一家公司,我们个人也需要有愿景、战略、价值观、商业模式、竞争策略,并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如果把自己比作一家公司,自己是否能实现“永续经营”?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家公司,那么我们可以用“终局”思维去看:人和人的最终差别体现在表面,比如影响力、执行力,财富、健康,但其根源在于深层次的原因

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就包括各自“人生商业模式”的差异

搜索引擎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为“搜索广告”,这部分收入占据公司收入的大部分;

又如手机网络游戏公司,其主要商业模式可能是“道具收费”,而非按照单机版收取一次性的购买费用。

最赚钱的行业之一银行的主要商业模式是赚取存单利差;

保险公司一般的商业模式是利用保费作为浮存金来投资理财;

基金公司的商业模式是赚取佣金;

影视明星的主要商业模式可能是广告代言费和片酬;

作家的商业模式一般是版税;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商业模式是“出卖时间”或“出卖技能”。

商业模式为何重要?一个没有商业模式的项目是做不长久的

一个没有明确商业模式的公司很难生存,即使侥幸得以生存,也无法维持太久,更别提占据竞争优势;

一个没有明确商业模式的个体是不具备超出平均值的竞争力的,也无法拿到让自己满意的经济回报。

个体一旦能深入地理解商业模式这个概念,就能更加清楚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正确无误地做出人生选择。

人生商业模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

第一,无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只能卖一次,且只能卖给一个人,公司的雇员和小企业主(包含小型淘宝店家)一般属于这一类;

第二,有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可以卖多次,且可以卖给多人,卖出的份数和客户数与杠杆比例相关,杠杆比例基本受制

个体一旦能深入地理解商业模式这个概念,就能更加清楚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正确无误地做出人生选择。

于其个人品牌,艺术家一般属于这一类;

第三,花钱买时间,真正的企业家属于这一类,他们获利的秘密在于“他人的时间和他人的金钱”,这就是企业家借贷和雇人的致富秘密;

第四,花钱买“厉害的人”的时间,价值投资者则属于这一类。

即财富=价值+杠杆率,提升财富要么提升价值翻倍,要么增加杠杆率

自己无力改变环境,但因为离不开这份薪水只能无奈地待在原地,放弃去追求自己真正的理想。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现状。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大环境,给你铺垫的第一选择都是寻求“被雇佣”。

学校的专业按照社会上的热门就业趋势设置,无法找到好工作的学科被认为是无用的学科,少有人选择,在学校也得不到重视。

当你还没有走入社会,就知道户口、房子、社会保险的重要性。被雇佣,是最简单的获得“身份”和这些保障的途径

从单一的雇员,到成为企业家以及投资者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突变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发生一般都不是好事,而是源于外力的压迫。

但是,只要你从内心认识到:“被雇佣”是一条越走越难、越走越窄、你的竞争对手越多(相对于机会)、越走收益与风险越不成正比的道路,你就应该放弃被雇佣的执念,选择其他三条康庄大道中的至少一条

在竞争之外还有选择,即尽量回归初心,找到自己真正的优势,并且在执行时尽可能避开不必要的竞争。

当你围绕自己的优势做事时,你关心的不是竞争,而是能否真正着眼于长期目标,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从不必要的竞争中摆脱出来,这里有三种方法供参考。

回归初心。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教育的初衷是什么?职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这个企业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和使命是什么?脱离了初衷,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会距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一旦你发现这个人对于所要做的事情本身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愿意每天去思考、不断地精进时,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个人发展的指标远不止收入一项,重要的基本指标至少有三项:见识、能力和收入

重视的优先级应该是见识>能力>收入。

但大多人正好相反,在该追求见识的年龄只关注个人能力,在该提升个人能力的时候只看重收入

过去和今日的收入并不决定未来的收入,是收入的增速决定了未来的收入。

如果我们深入了解细节,则可发现是增长因素决定了增速,而增长极限决定了收入的天花板。

增长因素和增长极限决定了你今日应该做的选择,而不是反过来,被现有的收入水平局限住你对未来的选择。

如果增长因素属于长期、稳定、可控的,而在这些增长因素下,你的收入增长极限令你满意,那么你可以继续干下去;

如果增长因素属于短期、不稳定、不可控的,而且增长极限令你失望,那么你就要思考一下是否要做出改变。

人这一生最怕的是时间花出去了,挣了点小钱,但见识没增长。小富即安是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的最大敌人

人这一生,应该有一个最高目标,即改变命运,不断地改变既定的命运。

小富即安没有前途,通胀和不确定性会打破你的所有小心思。从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到改变家人的命运,再到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组织和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激发自身的成长性思维,抑制固定性思维。

多做一些总结工作,总结过去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从中学到了什么。

成功的故事往往是先增长见识,其次能力跟上,最后收入能在某个时刻体现出来
最怕的是收看起来在涨,但见识和能力停滞——这是一些人本可以出色但最终陷于平庸的根本原因。

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却很少问自己究竟为何而忙。

无目标的忙碌人生,就像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只,再多的努力也是低效的。

而正确的选择往往是一个“窄门”:踏入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看似崎岖、布满荆棘,但是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

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依次是:

①亲身体验;

②和优秀的人交流;

③看经典图书;

④网媒。并且我认为,媒体不是最重要的,你内心的地图才是最重要的

职业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有很多种答案,比如收入、地位、归属感等
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相对应的是知道自己需要放弃什么。

人生充满了选择,是选择决定了我们一生的道路。

而选择同时意味着放弃,选择A,就意味着放弃B;

选择B,就意味着放弃A。也有人把选择成本称为机会成本,即考虑自己的选择
不仅要看选择A所带来的利弊,也要看因为选择A而放弃B所导致的成本。

你会发现很多人之所以这么优秀但还单身(如果是被迫单身而不是主动选择的话),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要的太多

想要的太多等同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成就感和能赚到钱。大多数人对现有工作的不满在于现在的工作无法给他提供足够的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就没有尊重,没有尊重也就意味着没有成长

其实关于放弃的原则只需明确一点,即你最想要什么,为了你最想要的你可以放弃什么

人生的结果由选择决定,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最终决定了你人生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什么才是对的事

写作是底层能力,文字是根本,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输入输出、逻辑思辨能力,呈现形式可能是视频音频或其他。

如果工作内容始终保持一样,那么你的技能也不会被动提高。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那么重复工作这件事情也是一个没有边际效应的事情

拿时间去换钱的事情,这些事情开始看起来有诱惑,却是越走路越窄、越干越不划算的事情

我们的正确选择是首先选择一个“窄门”,然后走入一条看似崎岖、布满荆棘、没有太多光线的路,但是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

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跟着人流,走过一个很宽的门,走上一条看似很宽阔的康庄大道,然后越来越窄、越来越挤。等我们最终醒悟时,已经无法回头

怎样定义自己的人生优势?

怎样从正面来定义自己的优势?

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你擅长的(但并非你喜欢的);

第二是有需求的;

第三是能长期经营的。

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

我们应该不断回头看,把自己人生中的点连成线,尤其要问自己:是什么样的事情,总是在人生的“低潮期”带给你力量,带给你转机

(1)什么样的经历屡次出现?重复本身就是线索。

(2)什么事情总是在你的低潮期支撑你

(3)自己最敏感的是什么?一个人可能听觉非常发达,或者嗅觉发达,或者有非常出色的平衡感,这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优势最好围绕这些特点来展开。

(4)自己最难割舍的是什么?永远要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去追随这些声音。如果一个声音反复在你内心出现,必有原因。

(5)你自己最快乐的是什么?有的人跳舞时最开心,有的人画画时最开心,抓住这些令你非常投入和开心的事情。

(6)你自己最痛苦的是什么?那些让你特别痛苦的点会给你留下最深刻的记忆,

你也会花最多的时间思考这些痛苦,当你发现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你有同样的痛苦,而你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告诉他们、帮助他们时,这些痛苦会变成你的优势。

我们总是高估今后一两年内将要发生的变革,总是低估未来10年将要发生的变革。所以,不要让你自己陷入无所作为的窘境

当我们谈起未来时,你会用活在现在搪塞过去。抱着活在现在的借口(而非态度)活在现在,你的未来会受到一些深远的影响。

(1)高估暂时性事件的影响,把过多的精力和资源都投在短期的事情上。

你在朋友圈刷屏的事件,你在公司内网上关注的头条热文,你兴奋讨论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

多关注自己的成长,少打听娱乐八卦教育他人,生活会少很多精神内耗和烦恼

如果自己这10年来碌碌无为的话。为了避免在10年后一睁眼发现自己因年龄而恐惧,需要好好规划这10年,做一些大事。

生活如果总是琐碎的话,生命也会变得琐碎

如果你真正思考长期的目标,那么这些短期的焦虑都是可以克服的。”

着眼于未来,把目标适当放长远一点,只要有正反馈,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当下的焦虑和惆怅。

享受生活并长期做一些有利于未来的事。

思考未来,才会有真正的恐惧,有真正的恐惧,才会有真正的动力。

你知道自己在未来某一天会死去,自己才会格外的珍惜现在

大部分人的一生会很琐碎、碌碌无为,你才会真正计划一些大事。

如果你知道10年后你的体能会下降很多,你才会从现在开始好好运动。

如果你知道10年后你的职业竞争力会下降(工资提升停滞、技能停滞等),你才会加大对于自己职业技能的培训。

如果你知道10年之后,你银行里的存款会越来越不值钱,你才会尽快想办法把现金变为资产。这里的资产是可以持续变为现金流的东西

当你能想清楚5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焦虑于今年的恐惧和希望

当你能想清楚20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纠结于10年的恐惧和希望。

只有真正活在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没必要去懊悔,我们才是真正有方向感、幸福而又踏实的

一定要找出哪个更适合自己,哪个最适合自己。减法做得越好,留下印象越深,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就越大。

如果我们能想清楚10年之后的状态,那么今日的很多选择就会变得简单,你会发现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从平庸变得合格,从合格变得优秀,从优秀变得受人尊敬。

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梦想,坚持每日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以任何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以局部利益牺牲全局利益。

写作不仅可以记录我每日所思所得,让我生命的每一天都更有仪式感,留有珍贵的思想印记,更能让我不断地提炼思想,刷新认知,保持锐利

通过写作、演讲来总结我的感知和思考的结果,去影响更多的人

财务自由的前提是你的被动收入超过日常生活花销。

要实现这点,要么提高你出售时间的单价,要么把一份时间多卖很多份

无论哪个方法,自己都需要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让它配得上更高的单价或者更多销量

时间尤其是自由时间是你一生最重要的资源。

怎样理解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具备两个要素:第一是自己可支配,而不外界和他人的过多干预与指派

第二是目的性要很强,自由不是什么也不干,或者想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去做那些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所谓的自由时间,就是自己真正可以全权支配、全权负责,以完成自己使命为前提的时间。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是为遗憾,但如果这生命缺少它本该具有的意义,则更遗憾

卓越是真正着眼长期的能力

把思考的周期拉到足够长,想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是坚如磐石般不变的

当你知道某些事值得做,你就应该投入精力去做。”

基于“长期+不变”的长线思维,找到最值得去做的事情,投入最多的资源去努力

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必培养自己真正着眼长期的能力。对公司而言如此,对个人而言也是如此。

三种收入才稳固

价值投资

这个世界上不缺聪明人,但是缺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智慧的前提就是能基于长线思考预期的结果来确定今日的策略。

愿你做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因为财富本质上是智慧的副产品。

聪明是如何应对当下,智慧是怎么布局未来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在时间的长河中,自己行驶的方向是哪里,那里需要满足的渡河条件是什么,就是自身的内省和外部机遇的把握

赚大钱。赚大钱的本质含义并非多赚了几百万元,也不是赚了多少倍,而是改变了你的财务结构,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改变了你的资产结构,对你的生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年轻人如何获得闲钱?

有一种策略非常简单,就是让自己挣钱的速度大于花钱的速度,再加上一段时间的积累

过高的职业收入绝对是影响个人快速进步的最大障碍,因为这会让你患得患失,看到好机会时陷于既得利益,而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

数着发薪日,等待发工资解决下个月的生活所需是我们职业起步时的状态,但不要让它成为整个职业生涯的常态。

因为一旦如此,无论工资高低,你都会与财务自由无缘

当你只有一份收入时,意味着你会面临如下问题。

(1)你会担心工作安全问题:有层出不穷的新人比你年轻,能力比你强,体力比你好,工资要求比你低;

2)你有职业的天花板:大家都想升职,因为要想加薪,必须升职。但是,在一个金字塔型的职场结构中,任何时候能升到上一级的都是少数。

(3)你缺少自由的时间:“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转转”曾引爆朋友圈,据此就能看出职场的大多数人经常做一个白日梦,叫“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4)你担心年龄问题:为公司拼搏,一不小心奔四了,当朋友圈谈论着“单位里那些超过40岁的人去哪里了”的时候,你难道真的不焦虑吗?

(5)你惧怕通货膨胀:收入增长能赶上通货膨胀的人不多吧?

(6)你烦恼于无限多的开支和唯一收入之间的反差:开始养自己,后来养老婆,再后来养孩子,同时还得养老人。开源节流从何谈起呢

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以一技之长找到愿意为之付费的粉丝或者客户

注意,这里的前提一定是与现有工作完全无关,否则,你就会陷入利益冲突中,你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公司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利

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三种收入:本职工作的收入,用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

第二收入,用来玩和发展兴趣,扩大第二收入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长期发展的需求;

投资收益,用来使自己免除“老无所养”的烦恼。

三种收入,三足鼎立,缺少任何一个,人生之舟都会不那么平稳和轻快。

真正的收入,应当是劳动性收入+投资组合收入+被动收入的总合,随着个人年龄,经验,履历的增加,应当减少劳动性收入的依赖,而增加投资组合和被动收入的

稀缺一书中揭示穷人为何而穷的原因:他们并非是因为单纯地缺钱,而是因为缺钱导致了有限的注意力带宽被占用,从而丧失了提高心智和决策力的机会

底下只有四种事:重要且紧急的、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

大多数人的所谓忙碌,并非在忙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而是在忙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不能摆脱眼前金钱的诱惑,如果你不能从这些看似紧急但实则不重要的事情中抽身,你就会永远陷于忙碌,无暇积累自己的美德、财富和发展势能

一家企业是创始人意志的延伸,企业所能到达的水准受制于创始人的认知水平。在互联网行业,不仅要看其认知水平,更要看其认知水平提升的速度,即他“否定之否定”的能力和不断迭代升级的速度。

赢是因为自己的组织执行力强,输是因为自己的组织执行力差,和竞争对手是谁关系不大。

一言以蔽之,伟大公司的护城河在于“创始人认知升级的速度+公司愿景+有生命力的组织”,有了这三点根基,它们就可以从低级别的竞争中“逃逸”出来,登高望远而不焦虑。

一言以蔽之,任何真正被技术驱动的行业,只有行业前三甚至前二有生存空间
站在职业生涯的角度看

每一个你服务的公司,都应该能成为你上升的阶梯,你要么跟对了人,要么涨了见识,要么挣到了钱

我们要么得睁大眼睛选公司,要么努力让自己有挑选公司的资格

大公司病体现在个人身上时,典型特征如下。

(1)“甩锅”:问题与我无关!

(2)抢功:这个成绩有我一份。

(3)推诿:你去找其他人,我还忙着呢!

(4)划地盘:这是我的工作范围,与你何干?

(5)不思进取:事情做到刚刚好就行,做多了浪费。

(6)不学习:把邮件、周报写好就行,为什么要看书?为什么要学习新技能?

(7)功利主义: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老板能看得见吗?能帮我升职加薪吗?看不到好处我为什么要帮你?

年轻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知道大公司的生存法则和游戏规则就乐于按这种规则玩,学各种推诿扯皮、争风抢功的小技巧,这会毁了你的职业生涯

人才有一种特质:始终保持入职之时的初心。这体现在三个方面:永远能放下虚名,回到自己的本源;

永远有好奇心,关心问题的本质;永远真诚,不势利。总结成一句:无论出发多久,都知道自己为何出发。

一流的年轻人要求真、向上、存善。永远不要用自己的原则去换利益(如升职加薪)。

不要追求被领导同事喜欢,要追求被领导同事尊敬。

追求被喜欢意味着你得不断地去妥协,追求被尊敬意味着你可以始终如一。

定位要鲜明,能力要突出,能做到“你可以不喜欢我,但你得用我,因为我无可替代,我值这份薪水”。

在职场上,应该是腰杆越来越硬,而不是越来越没有原则。这样趋炎附势下去,你的职业之路也会越来越窄

长期的收益却来自自己的技能、视野和影响力。技能代表基本价值,视野代表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影响力代表着个人未来空间的大小

大家能把年薪思维、月薪思维转换到时薪思维,这是为何?因为时薪思维能让你有以下认识。

(1)看清自己真正的市场价格:要追求高时薪胜过追求高年薪。

当你明白你的真正价格是时薪时,你会逼迫自己要么在这个领域精进,要么换一个跑道,去那个高时薪的跑道赛跑

更好地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年薪思维下,你的整个生命被雇主拥有,你回报雇主的唯一办法就是更长的工作时长和更大的工作强度。

这是一种完全出卖自己时间的模式,对长期发展很不利。

因为所有的雇主都希望你能替他挣回更多的收入,超出他对你的付出,但是没有人会考虑你的健康、生活、家庭和长期发展。

(3)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在月薪和年薪模式下,你往往持一个打工心态,但是如果换作时薪心态,你就会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私人公司,和公司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你要做的不是完全依赖这个雇主,而是尽可能多地提高自己所在的这家个体公司的盈利能力,扩展更多的盈利渠道,建设护城河。

4)真正拥有时间的自由:人生最终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就是时间的自由,时间的自由首先来自高时薪,最终来自投资

理想工作三要素

所谓的理想工作必须要回答好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做什么?

第二,与谁一起做?

第三,能否发挥自己的优势?

答案也非常明显,理想工作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做有潜力的事情。

第二,与自己佩服的人一起做。

第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理想工作的三个特征。

(1)做有潜力的事情。“势比人大”,在风口初期选择合适的位置很重要。

人是短视的,在找工作的时候尤其如此。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理想的工作要素写下来,最好不要超过3条,再按这些原则找工作

切记,要克服短期的诱惑或恐惧,因为你在追求长期的成功

少花心思“勾心斗角”,多花心思做自我提升,并且加强社交和沟通,让你的努力和进步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如果你真正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人生的使命,知道自己的核心优势,其实没有谁能和你竞争。把心思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关注自身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焦灼于内部竞争的人,往往既缺自知之明,也不具备前瞻视野,有的人,离开了平台的背影,会变得黯淡无光,无所适从

如何在工作中提升认知能力

1.在工作中,认知能力几乎决定一切,在VIE三角形(愿景—洞察—执行)中,认知能力是隐形的引擎。

愿景来自认知能力,新的洞察加强认知能力,甚至执行本身也来源于更深刻的认知(所有在执行阶段的犹豫和反复都表明认知需补全)

认知能力既是原因,又是结果。

(1)上手体验产品、服务和情境。

世界上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都来自以讹传讹,缺乏一手经验的矫正

我们乐于听到更多的消息,但是懒于探究背后极少的真相,如果人云亦云,就容易混淆视听,影响自己的判断

而真正有一手经验的人,要么是出于懒惰,要么是出于自我保护,并不愿意告诉你真相,所以,你能在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网络里获得的事实真相少得可怜。

所有不愿意去体验产品、服务和情境,但又和你夸夸其谈的人,请远离他

(2)找客户沟通。

客户是谁?客户是那个靠做生意谋生的人,他和你不一样。

没有人发死工资,他会日思夜想地考虑这个事情,考虑市场变化,考虑威胁。所以,他对市场的认知和敏感一定远远超过你。

所以,一定要找到你的客户,服务好他,和他仔细讨论,仔细体会每个数字背后不平凡的意义。这哪里是“细节是魔鬼”?

这分明是“细节是生命线”,是有血有肉的真知。你不找他们讨论获取真知,还找谁呢?

(3)找厉害的人沟通。

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而且这种差别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大。除了外在能看到的差别,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认知。与厉害的人交流,分分钟都在进步,与内耗的人交流,分分钟都在折磨

那些特别有见识、特别有见地,执行力强的人,我们称之为厉害的人。厉害的人的典型特征就是能给你极大的启发,眼里有光,甚至用一语惊醒梦中人来形容都不为过。为什么?

因为他们能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比如,你看到的是交通拥堵问题,他看到的是资源竞争问题;

你看到的是车辆的性能、外观和价格,他看到的是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所有成本

你看到的是产品特性,他看到的是商业模式;你看到的是争权夺利,他看到的是组织机制。

不断地寻找你身边的厉害的人,寻找你能触及到的厉害的人,与之交谈甚至只是倾听,都能受益匪浅

因为这会给你带来全新的理念,提升你内心中对于“好”的标准。

(4)多读好书。

真正的好书只有一个定义:能改变你认知的书。也就是说,是在公认的好书和适合你的书之间取一个交集,拿走自己想要的,就可以

(5)不断地提问。、

遇到困局时,首先需要做的不是苦思冥想,而是安静下来,重新去问: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目前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这些问题之间有哪些相关性?是否还有其他衡量成败的角度?

在你目光所及的范围内,能不断提出聪明问题的人,一定是那个你要好好关注的人。

(6)不断地收敛。

提问有时候是一个发散的过程,你会天马行空地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

但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获得答案的时间是无限长,那么相当于这个问题无解;

如果获得答案的预期时间超越了时间限制,那么说明你不是那个能在限定条件下回答问题的人。

要想在限定的条件、限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我们必须“收敛”,即能不断地把无关紧要、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依次排除掉,直到减到不能再减,剩下的只有最核心的问题和它所依赖的条件。

人们总以为,那个能去伪存真的人才是他们要寻找的人。

其实在陌生的领域里,能化繁为简、聚焦收敛的人才有可能是带领大家走出迷雾的领袖。

他给你的不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而是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环境下,能看到希望的方向。

他用的不是第六感或者神秘主义的手段,而是汇总了重要信息,加上自己的逻辑判断,是有方法论和思维框架支撑的策略。

综合来看,能发散、展开思路,又能收敛和聚焦的人,就是你要成为的那个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