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死亡的本质是什么?
死亡并不是某个遥远时间节点的终极审判,而是此时此刻正发生在你身上的渐变。
人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正在接近死亡。选择生活方式,本质上就是选择一种方式奔向生命的终点。
幸福的生活,就是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一种最称心如意的奔向死亡的方式。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改变了自己能够改变的,接受了自己无法改变的
为什么所有的宗教都在许诺一个死后的世界,所有的哲学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
因为前者可以让人无惧死亡,后者可以让人无憾此生。
它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给人类寻找一个坦然接受死亡必然性的理由。
前者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后者构成了人类的物质世界。
今天,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难以压抑的欲望,日复一日,疲于奔命,这些东西就像黑暗里的一道强光,在带给人短暂希望的同时,又刺得人睁不开眼睛,看不清前方的路。
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而真正能到达目的地的人,无一例外都学会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摸黑儿赶路。
一个人只有深刻理解并接受了死亡的必然性,才能将欲望流沙中的无序收敛为有序,才能在一大堆随机的噪声中聚沙成塔
人的每一个行为是否有意义,每一个选择是否有价值,只有在坦然接受了“我必将死去”的前提下,才能真切地看出来。
在这种“接受”的状态下,一切价值和标准都会变得清晰无比,一切自我欺骗和人云亦云,都会烟消云散,不攻自破。
有必死的觉悟,才会长出不为外物所动的坚决,才能在生命这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逆熵而行中,爆发出自身最大的潜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奔向内心的光明
从担心“丢了面子”“被人笑话”,到主动把自己暴露出来让别人批评,让别人指出问题,主动向那些预言过自己失败的“恶人”请教,不再坚持“我不认同的就是错的”“我认同的就是对的”。
从小心翼翼捧着自己的“自尊心”,到把它狠狠摔在地上。
然后发现,摔碎的并不是自尊心,而是虚荣心。
虚荣是傲慢的燃料。不打碎虚荣,就不可能放下傲慢,生出敬畏
因为世上本无岸,所谓岸,只是那些抓着木板喘息的人,共同编织的幻觉。
你必须在木板被下一个巨浪卷走之前学会游泳,否则就会再次沉下去。苦海无涯,唯有自渡
当你彻底放弃了上岸的幻想,意识到学会游泳是一件无法回避的事,就只能放下一切借口,做出改变了。
有准备也好,没准备也罢;有条件也好,没条件也罢,都只能一往无前,非化蝶不可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只觉得他们很吵闹。
在人的有限性之下,我们从最彻底的本质上,是没办法跟任何人感同身受的。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心情要经历
想起了局外人的画面,感受并不相通,也不要幻想通过自己的表达让别人完全理解你的感受,经历不同、感受不同、结论不同。
你很想把自己心里的宝藏送给别人,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宝藏的能力。
我们既无法了解别人,也无法被别人了解,只能孤独地行走。就像走进一片沙漠,而沙漠的尽头,是另一片沙漠。
很多问题是不可调和的,自己必须学会跟这些问题和平共处,而不是解决它们。
暂无评论内容